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

    信息发布者:d237402627
    2017-09-07 11:31:09   转载
    • 适宜区域。适宜区域为种植后年平均气温11.5℃以上地区。

        2、精细地整。播种前进行土壤深翻、晒垡,耕翻深度30厘米左右,并将土块打碎、耙平。

        3、品种选择。宜选择“会-2,青薯9号”等中早熟品种。

        4、适时播种。于7月中旬—8月下旬播种,确保在霜冻来临前成熟收获。

        5、种薯处理。

        (1)提倡用50—60克的健康整薯播种,必须打破休眠(将健康整薯在太阳下暴晒3-4天,表皮变绿芽眼变白可播种)。若无足够的小种薯,也可用大于50克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播种。切块时,用75%酒精或1%高锰酸钾对切刀进行消毒,保证每块薯种有两个芽眼,然后用九二○对种薯进行催芽,并对已切块的种薯用药剂(必得利)进行喷雾防治晚疫病(药剂用量为:用80%必得利10克兑水8斤拌种薯250—300斤),晾干播种。

        (2)浸种催芽:马铃薯一般有45-90天左右的休眠时间,浸种的目的是打破休眠,提早出芽。方法:一是浸种液的配制:九二0有原药晶体或乳液等不同剂型,如选用原药进行配制,每1克原药要先用一小杯酒精或高度白酒将九二○充分溶解后,兑水100公斤即配制成浸种液;如选用4%乳液进行配制,每25毫升乳液兑水100公斤即配成浸种液。配制浸种液的用水必须清洁,最好使用饮用井水。二是浸种方法:切块前把种薯清洗干净,芽眼上的泥土要清洗掉,切块后再对种薯的创面进行清洗,清洗好的薯块装入网袋,每网袋只能装半袋薯块,放入配制好的浸种液中进行浸种。浸种液可浸种3批,切块种薯第一批浸种6分钟,第二批浸种11分钟,第三批浸种16分钟。使用3次后的浸种液不可再用。浸种后捞出、晾干,催芽后播种。

        6、合理密植。为大春生产繁种的地块,密度要大,应达4000塘以上。净种:规格为120厘米下线,大行距80厘米、小行距40厘米、塘距28—33厘米,折合3300—4000塘/亩;套种(二套二):规格为小行40厘米、塘距26—33厘米、折合1600—1800塘/亩。

        7、科学施肥。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—2000斤,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80斤或普钙80斤,硫酸钾30斤,尿素30斤。也可根据前作及当地土壤肥力酌量施肥。

        8、薅草培土。在马铃薯齐苗后,结合薅锄培土上墒,利于结薯。

        9、加强病虫害防治。

        (1)对大田及时监测,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、带离田块深埋(1米以上)、且对病穴处撒石灰消毒,在病株周围50米喷施代森锌、甲霜灵等药剂预防处理。

        (2)亩用必得利100克(一包)兑水80斤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,在马铃薯现蕾(打花包)期,喷施第一次、过后15—20天喷施第二次。对发病田块,除上述药剂外,可以结合用25%—35%甲霜灵、75%百菌清、每亩100—150克兑水100斤喷施马铃薯苗,每7天一次。交替用药,以防产生抗药性。

        10、收获贮藏。马铃薯块茎是鲜活类产品,只有收获及时得当,提高收获质量、减少损失浪费,才能丰产丰收,为储藏打下良好基础。

        (1)收获。压苗催熟。主要是对地上茎叶尚未枯萎时,提前一周压苗或割秧、促使地上营养流向块茎、催熟增产。收获。适时早收、早挖,利于早上市,获得较好效益。收获应在晴天进行,避免薯块拖泥带水。

        (2)储藏。马铃薯块茎储藏目的主要是保证食用、加工和种用的品质。收获后要严格把关,剔除病烂伤薯,作为食用商品薯的储藏以减少水分营养物质的损耗为主,应避光保存尽量保持新鲜状态,以免薯皮变绿,食味变劣;作为留种用的种薯可见散射光,使其保持良好的出牙繁殖能力;作为工业淀粉和食品加工用薯以防止淀粉转化成糖,入窖前应有15—30天的间隔以防伤热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